忆及母亲爱家乡、爱观景,时任郾城知县的王季立曾作诗赞美郾城八景:东黉(音红)暮鼓、西寺晓钟、神井蟠龙、僧幢古碣、双水渔灯、螺湾贾(音谷)棹、崇台化石、池荷映日。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衔鹅
什么衔鹅
通讯员 新华在线网 陈品清
韶华易逝,
倏忽又到,
母亲仙去的第四年祭日;
杏花微雨,
情惋泪凝,
亦近烟袅凄凄清明。
执念三分吟未老,
一片伤心画不成。
忆及母亲爱家乡、
爱观景,
暂将相思凝文字,捻梦怜幽系柳丝。
最是家山无限好,新题胜景慰先慈。
郾城八大景分为八大景、八小景、八实景、八虚景,共32个。另外,按时间上划分,明朝之前的又称前八景,之后的称后八景。
明永乐年间(1403~1420),时任郾城知县的王季立曾作诗赞美郾城八景:东黉(音红)暮鼓、西寺晓钟、神井蟠龙、僧幢古碣、双水渔灯、螺湾贾(音谷)棹、崇台化石、池荷映日。
王季立诗中所说的隐阳(即郾城)八景,地方志称之为前八景;明末至清朝再至民国,郾城还有一个八景(除龙塔古篆——即明朝时期的“僧幢古碣”保留外,其余都是新增加的),人们叫它后八景。前八景少有人zhī,后八景知道的人多,成为现在所说的郾城八大景。郾城的八大景是:龙塔古篆、氵隐(溵)水风帆、崇岗饮社、老桧烟笼、周坡晓市、邓湖莲歌、裴城夜雨、召陵雪霁。
宝鼎现·龙塔古篆
词/荷露凝睿
石幢孤影,似塔高耸,磨濡千载。
香水海、浮雕岩刻,灵动蛟龙腾浪外。
绘万象、有亭台佛殿,行仗云仙奏籁。
古篆碑、镌书绝品,迤逦须弥山界。
浩渺文墨谁留彩?记公孙、剑舞仙态。
逢继脉、叹推旭草,霜鬓沧桑添感慨。
及韩李、耀千言联句,戈戟交光伐蔡。
又子由、行吟古柏,望尽天涯此爱。
迎面厚朴光阴,踪迹叠、名家风采。
沐春阳、今古穿梭,豪情宕迈。
彼岸寺、渐钟声改,学子无迟怠。
便趁得、浑重文韵,隔世相逢共解。
郾城八dà景新题之一
龙塔古篆
诗/荷露凝睿
古篆禅池忆宋唐,幢基八角映流光。
颍滨遗老文殊院,翠柏公孙舞大娘。
借表麾群思彼岸,观音座下许慈祥。
郾城百姓称龙塔,双首鸱鸮共命长。
注释:
1、在郾城区西大街路北老二中(现在是郾城实验中学)院内,塔的底部由八根青石雕刻的蟠龙作为支柱,塔的四面文字用篆字雕刻,所以称为龙塔古篆。
龙塔古篆俗称香水海石幢,位于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郾城实验中学内的彼岸寺内。石幢雕工精湛,上部八棱千佛造像,伎乐仙人,中部四面小篆“许州郾城县彼岸寺碑铭”,下部四面造像,底部雕以海池,池壁上为佛传故事浮雕。明代僧人宗岩称其为香水海石幢。
2、彼岸寺拱檐上有雕刻双首共命鸟,即:鸱鸮chi 1 xiao1(双首猫tóu鹰)。
龙塔古刹彼岸寺里,雕刻多取自佛教经典故事,营造一种佛家讲经中的祥和气氛。其中双首共命鸟更有特别的寓意,这个鸟有两个脑袋,一个勤快,一个懒惰,一gè吃饱另一个也不饿,这主要在宣传yī种和xié。
3、颍滨遗老:苏辙,字子由,晚年号:颍滨遗老。
郾城彼岸寺历经千年香火鼎盛,名扬四海,为文人学士经常游历之地。历代名人如唐代韩愈、杜甫、刘长卿、公孙大娘,宋代苏辙、苏轼,元代元好问等文人墨客均在彼岸寺留下过足迹。
4、公孙大娘舞剑
史载,唐开元五年,也就shì公元717年,大诗人杜甫曾在彼岸寺观看著名舞蹈艺人公孙大娘跳舞。后来他在夔州观看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舞剑,忆起儿时观看公孙大娘舞剑的情形,有感而发写了一首传诵千古的著名诗篇——《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杜甫这首诗歌被后人收在《唐诗三百首》中。彼岸寺现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bēi》及《公孙大娘舞剑处碑》(其正面为书法家薛公瑞的草书“舞”字)两通碑,就是后人为追慕先贤而刻立的。
唐元和二年,也就是公元807年,大文学jiā韩愈来到彼岸寺,与朋友李正封夜会联句,得诗一千多言,刻于彼岸寺西壁。其诗句,1934年出版的《郾城县志》还有记载。
西河·溵水风帆
词/荷露凝睿
贤隐地。
德高巢父谁记?
西来溵水绕城南,螺湾汇澧。
幽涛润野向东流,百川到海无际。
鸟鸣逐,绕碧水。码头舟楫争系。
贾红霞绿树jīn波,白帆栉比。
大青石镜映斑斓,游人竞赏奇美。
古今盛事景各异。
历沧桑、怀旧寻址。
愿石亭风樯起。
渡新航、燕子归来,如诉亲故相思,三生识。
郾城八大景新题zhī二
隐水风帆
诗/荷露凝睿
沙河隐水风帆鼓,青石码头罗玉盘。
总有高贤明哲理,传闻尧帝禅金銮。
南楼瞭望知深浅,巢父幽居得长宽。
富豫公侯千万户,何如自在两心欢。
注释:
1、“隐水风帆”一景处在郾城古城南城楼之南沿河一带。
传闻尧帝曾强烈要求禅让给高贤的巢父,巢父隐居在“隐水”,即沙河。沙河原名溵水,溵,与隐同音。wèi纪念隐居于此的巢父故称:隐水(即沙河)。
2、明清时期,郾城南关的沙河是有名的水旱码头,船桅林立,千帆竞渡。北岸有一通无字石碑,来往行人都喜欢抚摸它,天长日久,这通碑被摸得光滑玉润,能映照出碧水蓝天,氵隐水风帆,石面上好似一幅美妙的图画。遗憾的是石碑早已失luò不见,这一名胜仅留一古渡口。当时的情景,明代诗人谢公翼曾写诗赞道:城头烟色映青山,城底清流复几湾。何处客船楼外过?东风吹送一帆间。
帝台春·崇岗饮(吟)社
词/荷露凝睿
平野翠色,生机溢春陌。
宋岗学童,朗朗书声,朝阳抟力。
忆武丁图治播德,灭蝗害、足丰民食。
念皇恩,筑庙修bēi,频来墨客。
吟赏释,愁不织,瑟鼓拭,赌遗滴。
饮社久消沉,觅盆湖,瑞鹤遁迹留云碧。
商代高宗古时意,年祀万家感今得。
别无憾忧心,夜台寻消息。
郾城八大景新题之三
崇岗饮社
诗/荷露凝睿
流落乡村自悯农,武丁岗上扑蝗虫。
皇恩浩荡黎民福,帝庙雍容圣主雄。
饮社经诗高雅颂,盆湖锦鲤紫红枫。
闲来垂钓裴城镇,仰卧参天古木崧。
崇岗旧址
注释:
1、崧同嵩,高大。
2、商高宗武丁曾流落民间,厚德天子,悯农。
曾于崇岗,即今之漯河市裴城镇宋岗,带领官民抗旱灭黄虫。百姓感恩,自发建了商高宗庙以缅怀武丁。
商高宗庙西,有一个二百亩大的湖泊,形状像一个远远的脸盆,故名“盆湖”。湖岸杨柳环绕,湖边芦苇丛生,湖中水草片片,草下鱼虾肥胖,水中莲花摇曳,泥中莲藕横生。农闲之时,便有许多农夫在湖里驾小舟、荡木筏,撒网捕鱼,拉捞水草,他们哼着小曲,喊着号子,有渔歌互答、莺曲对唱之妙。这种怡然自得的乐趣被天上的仙子发现了,后来每到夜深人静之时,农夫不在湖中作yè,天宫里那些飘渺仙子或乘风、或qí鹤、或骑牛、或坐驴,下临盆湖,乘兴游玩。神仙乘坐画舫,摆xià酒宴,上对一轮明月,下临一湖清水,调好琴瑟,倾满玉液,一边弹唱,一边饮酒。此时此刻,杯盘撞击之声不断,丝竹歌吟之声不绝,此美妙仙境偶被一夜行人发现,以hòu便广为传诵。
风入松·老桧烟笼
词/荷露凝睿
小河回曲桧王村,
古木成神。
凌霄虬干姿奇绝,碧阴深,幽抱龙鳞。
老少融融喜乐,雾烟袅袅笼熏。
遮阳分yǔ近千春,
自有仙人。
世间樵牧惟膜拜,谢公吟,叹亦祥云。
赞罢方如清梦,觉来笑此孤身。
郾城八大景新题之四
老桧烟笼
诗/荷露凝睿
老桧虬枝顶笼烟,深知古木隐神仙。
郾城胜景遮阳树,回曲溪河荫福田。
夏日纳凉犹挡雨,隆冬释雾亦撑天。
后人敬畏常环抱,酬德怀仁仰圣贤。
注释:
1、老桧gui4,桧树又叫圆柏,yuán产于中国,是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寿命kě长达数百年。其嫩芽如同柏树叶,是鳞状,但随着生长,叶片成为刺状,如同刺柏或杉树。桧树木材耐腐蚀,有芳香,细致,可制作工艺品;其枝叶可以提取挥发油;也适合作为绿化shù。
在古郾城东南30里处有一条小河,名叫回曲河。小河南岸有一个村庄,叫桧树王村。据《郾城县志》记载,自唐代以来,村子附近靠河岸的地方就生长着一棵桧树,高数丈,有三人合抱那么粗,其叶如碧海,树如苍龙,树阴过亩。
传说这老桧树上住有仙人,因此,对这棵桧树谁也不敢亵渎和毁坏。尤其每到阳春三月和仲秋时节,村庄里飘出的炊烟像浮云一样常在巨大的树冠上缭绕,桧树的枝条在笼罩着的烟云里随风飘动,像一条条龙蛇在游动,远远望去,有一团云缠雾绕的méng胧之美,更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老桧烟笼”这一景便由此而来。
tiān仙子·周坡xiǎo市
词/荷露凝睿
大好江山遭毁掳。
叵耐赧王坡内住。
不思兴国饮昏沉,醉歌舞。
荒朝暮。
十里低洼魂灭处。
一片汪洋经夜雨。
晓雾烟波环碧树。
城头旗展店成林,人笑语。
蓬莱侣。
海市蜃楼终隐去。
郾城八景新题之五
周坡晓市
诗/荷lù凝睿
赧王烂醉卧周坡,懒政昏庸唱懒歌。
八百春秋流逝水,群雄夷夏武干戈。
贪婪惨淡人心渺,虚幻依稀海市多。
猎猎旌旗昭胜景,为民重整好山河。
注释:
周坡,据历史传说原为周朝嫡亲姬延的封地。姬延是东周最后一个帝王,死后谥号为赧王,因此他封地内的一个坡就叫赧王坡,即zhōu坡。 赧王在位五十八年(公元前314--公元前256年),正是诸侯割据,战乱纷起,周朝逐渐衰退的时期。公元前278年,秦在攻楚同时,又向三晋(韩、赵、魏,即今西平棠溪及郾城一带)出击,眼看下一步就要收拾周朝。公元前256年,姬延任命西周公为大将,率领五千军队伐秦,并约六国诸侯到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南)会合,一起出击。结果,由于四国的兵马未到,士气涣散,西周公只hǎo带着自己的人马无功而回。此后,秦军攻下韩国的阳城、负黍后,直扑东周王城。姬延在西周公劝说下,被迫率领臣下和宗室,去秦军军营投降,秦昭襄王受降,封他为周公。地点在原郾城县南部,现在属西平县,那是一个方圆500余亩的低洼积水坡地。这时,实际上周朝已经名存实亡,姬延死后谥号为赧王。
姬延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君王,每天饮酒作乐,非饮即睡,不理朝政,弄得百姓苦不堪言,纷纷逃亡他乡,致使八百年周朝江山毁于一旦,断送在姬延手里。老百姓怒hèn他,又根据赧、懒两个字的读音相近,便把他称为周懒王,又将周pō称为懒王坡,当地群众的习惯又把懒王坡念成了老王坡,一直流传至今。
据说老王坡十lǐ之内没有村庄,每到雨后,放眼望去,一片汪洋,水波浩渺,烟雾缭绕。从远处观望,朦胧中隐隐现出一座城市,城头旌旗猎猎,店铺林立,有蓬莱仙境之美。可是当人走近时,一切都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海市蜃楼”景象。
金盏倒垂莲·邓湖莲歌
词/荷露凝睿
谁作王侯,邓湖心高筑,精舍台巅?
盛夏晴空,岸柳隐鸣蝉。
望不尽、波光云影,暖风留恋红莲。
玉指抚过,金钟瑶佩繁弦。
叮咚翠盘滴露,协宫商韵律,歌舞其间。
远溢荷香,醇雅醉神仙。
忆古寨、今朝兴叹,海河难觅清源。
欲问桂殿,何时再现波烟?
郾城八大景新题之六
邓湖莲歌
诗/荷露凝睿
古镇寻幽觅邓湖,凌波净客绘丹图。
尝闻茂叔真君子,始信诚斋大丈夫。
襄寨高台留胜景,莲歌倩影chàng之乎。
人间最是清涟好,借问神仙何故无?
注释:
1、净客:荷花的别称。
2、茂叔:周敦颐。chéng斋:杨万里。
3、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貌。亦可指清水。
4、邓湖莲歌:
这一景在原郾城县西南15公里之邓襄乡,即现在召陵qū邓襄镇。据《福严寺碑记》载:春秋时期,邓侯封王邓襄,筑寨而居,名曰邓襄寨。寨的东北隅有一天然湖泊,称为邓湖。hú中有一高台,台上有一座精美的建筑,是邓侯游玩之所。湖内云影波光,莲hé摇弋,每逢盛夏,满湖的荷花被风一吹,互相碰撞,发出响声,如金钟玉佩,悦耳动听,“邓湖莲歌”便由此而来。杨祥元有诗赞曰:石乱云深不记年,谁将jīng舍建台巅。邓侯gē舞无从问,湖内香分茂叔莲。(注:茂叔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字,他写的散文《爱莲说》千古传颂,后人称gāo雅的莲花为茂叔莲)。
雨中花慢·裴城夜雨
词/荷露凝睿
裴相屯兵征蔡,雪夜功成,荫得村名。
义胆壮延回曲,响水河清。
遥望西坡,长林静谧,若雨昏暝。
上有雁鹤舞,苍茫雾霭,裹翠升腾。
寻幽迫近,云踪无处。朗月笑我呆萌。
晨返顾、万株枝rùn,湿径珠凝。
迷醉真如梦境,嗟叹古意情倾。
但知留取,十分奇景,点检心声。
郾城八景新题之七
裴城夜雨
诗/荷露凝睿
洄曲河边一片林,神奇气象素难寻。
分明朗朗天晴日,隐约涓涓夜雨阴。
白昼玄宵常异样,黄昏两度总无心。
唐朝臣相裴中立,雪袭蔡州终贼擒。
注释:
1、裴度,字中立。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平定淮西,打击宦官,推荐贤臣事四朝,以全德始终,名震四夷。封晋国文忠公。
2、裴城夜雨
这一jǐng在郾城区裴城镇西南之裴城村。这个村在唐朝以前叫洄曲镇,因为村的西头临洄曲河而得名。洄曲镇为啥改名为裴城呢?因为大名鼎鼎的唐朝宰相裴度在这里住过,他的最大功绩就是平吴元济之乱,使唐代藩镇割据的局面宣告结束,维护了唐朝中央政权的统一。裴度在郾城住了四个月,备受郾城老百姓的爱戴,并为他建庙立祠。
至今,裴城村裴晋公祠(现在的裴城小学)还有两通高大的石碑,碑文shàng记载着裴度在郾城的事迹。
清代诗人郭子嶙《过洄曲hé有感》诗曰:“裴相屯兵洄曲河,衔枚雪夜斗池鹅,论功可贺羊开府,铭功堪同hàn伏波。”
又据传,裴城西门外有一片树林,每到夜晚,树林中雾霭朦胧,小雨霏霏,白鹭栖息,幽深莫测,树林上空雁叫鹤鸣,如诗似画,即便是清风朗月亦是如此。白天,树林中却云收雨住,静谧异常,“裴城夜雨”这一景便由此而来。杨祥元有诗赞曰:“赤诚义胆壮风云,将士同心建大勋。自从驻师郾城后,老少喜说裴将军。”诗人谢公翼亦有诗赞曰:秋雨疏林暗古城,草堂留客对棋枰。一行雁度长空里,疑是当年入蔡声。
雪明鳷鹊夜·召陵雪霁
词/荷露凝睿
夏夜疏星淡,五更天欲晓,白蝶惊落。
漫空絮舞轻,洁羽飘掠。
遍野琼枝银裹摇,积雪深、似听窸绰。
触无踪,叹是蓬莱,仙景玉zuó。
忆曾森严帐幕,岳忠武抗金,尽释错愕。
更苞茅问楚签盟约。
许慎文宗故里,千载后、涵蕴谁不觉?
愿神州愈盛,家园共乐。
郾城八大景新题之八
召陵雪霁
诗/荷露凝睿
遥忆先慈说召陵,夏秋奇事五更兴:
天罗玉蕊高岗洁,地裹银妆瑞气升。
武穆释怀知雪霁,文宗解字析源澄。
郾城美景诗吟叹,国学精魂循序承。
注释:
召陵雪霁,此一景在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召陵村。召陵,历史悠久,春秋时代齐桓公率领八国诸侯与楚guó抗衡,在此会盟,东汉时期这里是汝南郡召陵县,wén宗字祖许慎就出生在这里。相传,每当夏秋之际,五更微明之时,远处可看到召陵岗上空雪花飞舞,大地一片洁白,房屋树木如银妆素裹,街道村落如粉汝玉砌,一派běi国风光,见者莫不称奇。但在走近看时,一切又化为乌有,这便是“召陵雪霁”的来历。由此,召líng又名雪城。
另据《郾城县志》记载:南宋高宗时,抗金名jiāng岳飞驻兵郾城,黎明时分,有一哨兵起来解手,远远看见召陵岗一片雪白,不禁惊叫起来,众将士被他的叫声惊醒,也都起来观看,人人称奇。岳飞仔细察看一番后,向大家解释说:这是大气与太阳光的一种反射。雪霁的意思shì雪后转晴,太阳一出,雪的幻景就不存在了,众将士才恍然大悟。杨祥元有诗赞曰:彤云散尽晓天晴,白雪皎如牛耳盟。假使苞茅不问楚,而今谁识召陵城。
步韵苏子由题郾城
彼岸寺二首其一
文殊院古柏
诗/荷露凝睿
彼岸晨钟忆古祠,子由二首记题之。
如今坐落黉门院,自小寻芳玉树枝。
龙塔雕栏千百慧,海池香水八方宜。
公孙jiàn舞云松上,掌故遗风老杜知。
附苏子由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一原玉:
文殊院古柏
曾看大柏孔明祠,xíng尽天涯未见之。
此树变当称子行,他山只可做孙枝。
栋梁只是谁家用,舟楫惟应海水宜。
日暮飞鸦集无数,青田老鹤未曾知。
步韵苏子由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
其二
诗/荷露凝睿
仰慕眉州出大儒,郾城二首说毗卢。
词根载酒三苏子,诗集传经一楷模。
豪放堪称如邃穆,风流亦觉胜仙癯。
久居沙澧应知晓:报我金匙彼岸无。
注释:
1、毗卢:pí lú 佛名。一说,法身佛的通称。
毗卢:佛光普照的意思。
2、诗集:苏辙有研究《诗经》的著作《诗集传》。
3、结句“报我金匙”:出自苏辙诗
《梦记》
长鱼三尺困横盆,送入清流喜欲奔。
报我金匙仅盈寸,掷还聊喜不贪存。
附:
苏子由
题郾城彼岸寺二首其二原玉:
武宗元比部画文殊玄奘
遗墨消磨顾陆余,开元一一数吴卢。
本朝惟有宗元近,国本长留后世模。
出世真人气雍穆,入蕃老释面qīng癯。
居人不惜游人爱,风雨秦陵色欲无。
注释:
1、武宗元,宋人。著名书画大师,师承吴道子。
2、比部,唐宋时期比部是刑部下面的四司之一。
定风波·镇河铁水牛
词/荷露凝睿
大禹虔心治水成。
铁牛威武镇河平。
腹有灵珠调旱涝,
神妙!
沧桑风雨护民宁。
岸柳堆烟花叠影。
观景。
晴波短棹映云屏。
独坐溵亭回首处,
谁渡?
母怀重以待来生。
镇河铁牛:
镇河铁牛俗称铁水牛,位于郾城西关沙河东岸河堤上,这是历史上劳动人民zhì除水患的标志,目前是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相传,在尧舜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生水灾,是大禹花了十三年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控制住了。他měi治除一处水患,当地群众就在他治理过的河岸旁制一水中灵物,或石龟,或铜蛇,一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恩德,同时也是为了祈祷神灵,永保píng安。郾城这座镇河铁水牛,就是大禹治理沙河后,当地的百姓特意铸造的。
据说,镇河铁水牛的肚里有颗避水珠,它守护沙河十分灵验,每到沙河涨水季节,铁水牛便在夜深人静之时,把头伸到水边把河里的水喝进肚里一半。而到了干旱时节,等到河中水少时,它又把喝进肚里的水吐进沙河之中,让人们用来灌溉,造福一方百姓。所以,郾城百姓对铁水牛dōu很虔诚尊敬,人人视铁水牛为镇河之宝,护城之神,从来也不担心沙河之水会漫堤进城,造成水患。很快,铁水牛旱天吐水、涝天喝水的消息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在全城百姓中传开了,后来一直传到外地。
有一天,从南方来了一个钓鱼的南蛮子,只见他坐在铁水牛对面,两眼不看鱼鲋,只是盯着铁水牛观察。
三天后,这个钓鱼人突然不见了。细心人发现,铁水牛的肚子上却多了一个jī蛋那么大的窟窿。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原来,南蛮子已经把铁水牛肚里的宝物盗走了。从此,铁水牛再也不会从河里喝水、往河里吐水,保护沙河了。
后来,沙河经常决口泛滥,淹没庄田,危害百姓,造成房屋倒塌,人畜遭殃。清道guāng九年,时任县令专门请人修补好了铁水牛肚子上的窟窿。然而,修好了tiě水牛,却未能修好沙河大堤,每逢涝年,沙河还会决堤,附近群众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郾城的各届领导都把沙河的治理工作当成惠及百姓的大事来抓,带领群众固堤岸、挖泥沙,疏通河道,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镇河铁牛面对沙河,双角高耸,两眼凝视hé面,气势威而不露,时刻监视着河水的涨落。它和美丽的沙河一样成为郾城永远的景观。
过龙门·光武扳倒jǐng
词/荷露níng睿
高祖斩蛇仙。
平地(帝)偿还。
萧王奔命避时艰。
饥渴神来扳倒井,
一眼清泉。
回首望长天。
无限江山。
中兴伟绩万民欢。
有志竟成光武帝,
青史流传。
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东汉王朝建立者(公元25—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九世孙。
“有志者,事竟成。”——刘秀
毛泽东主席曾说刘秀是: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人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刘秀是个例外,十年不鸣,yīmíng惊人。他在家读书,安分守己,一旦造反,倒海翻江。轰轰烈烈,白手起家,创建了一个新的王朝。
南怀瑾先生曾说:在中国两千年左右的历史上,比较值得称道,能够做到齐家治国的榜样,大概算来,只有东汉中兴之zhǔ的光武帝刘秀一人。
扳倒井是王莽撵刘秀(光武帝)时在郾城境内流传下来的遗迹和典故,在郾城西南25里处。相传,高祖刘邦起义反秦时,在芒砀山曾砍死过一条拦lù的大蟒蛇--王莽的前身。当晚刘邦住在山上就梦见那条蟒蛇来缠他,大呼小叫:“还我命来!”刘邦被缠不过,随口说道:“如今我在山上,等到了平地再还你命吧。”汉朝jiāng山传到平帝(地)时,真的被王莽篡权末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祖斩蛇,平帝(地)还命”的故事。
平帝死后,王mǎng称帝,为了杀掉平帝的儿子刘秀,斩草除根,这才有了一个“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在中原大地上广为流传,这些传说故事留下的历史印痕在岁月的长河中也被人们不断演绎着,传播着。公元23年五月,王莽的王邑军在颍川与严尤军会合后,大军抵达昆阳之部,层层包围昆阳。义军由王凤、王常率八、九千人坚守昆阳,刘秀率领13骑乘夜突出城门,前往郾县、定陵(今郾城西北)调集援军。王莽见刘秀突出重围,便带兵在后面紧紧追赶。
这天,刘秀跑到一个村子外面,当时正是六月盛夏,赤日炎炎似火烧,又加上久旱不雨,刘秀又饥又渴,人困马乏。看看追兵还远,便让大家寻找水喝,zài村子旁边,他们发现了一口井,但却没有提水工具,刘秀一急,不由得自言自语道:“这井要是能扳倒就好了!”话音刚落,那眼井就歪了,清澈的井水从井中流了出来,刘秀和将士们喝水饮马后,就搬救兵去了。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以后,这眼井就叫光武扳倒井。
玉楼春·一步三孔桥
词/荷露凝睿
最是家山无限好。
解字文宗传至宝。
五经高议旨趣深,
厚蕴无双谁不晓?
许慎南祠祥瑞绕。
石拱穿风三孔小。
荷花照壁胜游多,
一步乾坤堪悟道。
一步三孔桥:一步三孔桥位于许南阁祠院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郾城知县周云为了祭祀汉太尉南阁祭酒许慎,在文庙大成殿北500米处建了专祠--许南阁祠,祠分前后两院。大门、过厅、享堂为主体建筑,东西厢房、荷花池、影壁、照壁、石桥为许南阁祠的附属建筑物,门前植柏树8株,立碑2通。石桥长不足6尺(过去一步为五尺余),下面用砖砌为三孔,提供观赏及下雨排水用,因其短,所以称一步三孔桥。
减字木兰花· 高大小商桥
词/荷露凝睿
商桥怀古,
扼守中原通两豫。
石拱千秋,
见证河山动九州。
郾城一战,
护国英雄身伟岸。
铁马长缨,
骁勇将军yáng再兴。
高大小商桥:高大小商桥位于郾城、临颍二县交界处小溵河(又名小商河,即颖水支流,已枯)上。自唐宋以来就是南接蔡州(上蔡)、北达颍昌府(许昌)的交通要道。一桥连两寨,即商桥南寨、北寨,南属郾城,北属临颍。桥东北约200米处是杨再兴墓,西距京广铁路1.5公里。小商桥建于隋开皇四年(584年)。全长21.3米,宽6.67米,主拱净跨12.13米,矢高2.13米,矢高与净跨比小于五分之一。主孔两侧对称各有一xiǎo孔,小孔净跨2.83米,矢高1.02米。主孔和小孔皆由20个石拱券并列砌成,孔外缘均雕精致图案。中间桥基上,用浮雕的手法雕刻有龙、虎、石狮和天马等动物形象及莲花图案,还有罗汉18尊。通观桥的全貌,结构匀称,石板雕刻古朴典雅。规模虽不及赵州桥,但桥形结构类同,拱券相近。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十分重视此桥,于1982年9月下旬派考察组现场考察4天,认为小商桥略早于赵州桥。2003年3月29日,该桥作为一种特种邮票zài全国发行。
清商怨·三十(石)一孔桥
词/荷lù凝睿
溪桥三十一孔?
望武庄烟笼。
伫思前尘,
吏贪民怨重。
叮咚青石击弄。
似响铃,
犹说陈痛。
鉴古明今,
同圆中国梦。
三十(石)一孔桥:
该桥位于郾城孟庙镇武庄西南角,由两块石头和一块石板搭成,附近的群众称之为“三十一孔(响líng)桥”。所谓”响铃“,是因为上边放的石板不平,人走桥上,石板和下边的石头碰撞,常发出丁咚的响声。这一景之所以出名,是跟一个传说故事有关。相传,很久以前,武庄西边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小河,河上架着一座简陋的木桥,是人们过往的必经之路。由于木桥年久失修,来往十分不便。县衙为了搜刮老百姓的钱cái,便在桥头路边摆两块烂石磙,上边放一块石板,作为标记,并贴出《告示》,宣称要在这里修建一座大石桥。周围群众得知后都很高兴,大家虽然pín穷,但还是尽力捐钱捐粮。可是,百姓们等啊盼啊,县衙却一直没有在这里修建石桥。后来,洪水泛滥,河水改道,县衙就再也不提修桥的事了,征收的钱粮也被县官装入私囊。而县官却向朝廷奏报:“下官在任,为民造福,修建了‘三十一孔响铃大石桥’”。百姓们知道后,对赃官骂不绝口。从此,三十一孔响铃桥便成了贪官污吏鱼肉百姓的见证,同时,这座桥也成了郾城的八小景之一。
朝中措·四十(石)一口井
词/荷露凝睿
许南祠外望晴空。
云影化苍龙。
字圣功荫今古,
神州万里春风。
虔诚墨客,
耿恭甘井,
醉饮千盅。
轻抚无言青石,
分明听取丰隆。
四十(石)一口井:
在许南阁祠院内,有一眼水井,此井zì下而上由砖圈而成,井口由sìkuài独特的青石构成,井水清澈、甘甜,周围居民皆饮之。去许南阁祠祭拜许慎的大多是文人墨客,他们喝过此井的井水后,不但感觉井水甘甜好喝,而且觉得此青石井也颇为奇特,于是,常常以夸奖的口吻向朋友提起许南阁祠里的四石一口井。而听的人往往把四石当成四十,不明白那么大的一个院里怎么会有四十一个井,于是便纷纷去看这个景致。四十(石)一口井biàncóng此出名,成为郾城八xiǎo景之一。
三台·三百(柏)一所庙
词/荷露凝睿
皇庙高岗敬奉,
武丁扑灭蝗虫。
三柏巍峨挺拔,
纸烟三yuè三浓。
三百(柏)一所庙:
三百(柏)一所庙与四十(石)一口井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由谐音而出名。在郾城东三十里召陵高皇殿村,有所庙院叫高皇爷庙。该庙宏伟壮观,雄踞高岗,一所大殿庙堂建在中间,大殿前有三棵柏shù,挺bá威峨,翠绿苍劲。庙内供奉着商高宗武丁皇帝泥塑金身坐像。相传,在商朝中叶,河南地方发生蝗虫灾害,商高宗武丁便带官军从商都率群臣至西华捕灭蝗灾。途经裴城、郾城、召陵等地,一路所见秋蝗蔽日,道路难辨。不但体察民情,而且和百姓一起扑打蝗虫。在召陵高皇殿村,蝗虫被敢,粮食有收,少了一场饥荒,老百姓shēn受感动,第二年春,便捐钱建起高皇爷庙,高皇殿村因庙而得名。从此,每年的三月三日定为高皇爷庙huì,四乡八村的人前往赶庙会,观戏娱乐,烧香祭拜,非常热闹。文人骚客对zhè一事jiàn加以点缀,又因庙前有三棵柏树,因此,“三百(柏)一所庙”便出了名。
河渎神·金龙大王庙
词/荷露凝睿
船埠望波平。
庙堂安矗河汀。
一件心事寄钟声。
沙澧金龙舞腾。
门外双狮昂首立。
护航cháo涨风息。
千古郾城一脉。
赊来传说同忆。
金龙大王庙:
金龙大王是河神中唯一的一个,是护航的神明。清朝的时候,各地的河道旁都建有金龙大王庙,庙内曾供奉一条象征金龙的金黄色蛇,为木雕。行船的船民在行船之前和回来之后,都要在河边大王庙中祭拜,一是感谢神灵保佑既往给予的平安,二是祈盼以后行船平安。郾城八小景之一的金龙大王庙原有两处,一在螺湾,即:漯河北门渡口河堤南岸约200米;一在郾城东南角北河岸上。郾城的大王庙,北为河堤(据堤面约一米高),南北长约80米,前后两进院,大门面对沙河,门前约为三米高的人行道。大门门墩上,刻着两个狮子,昂首雄立,似在日夜镇守着沙河。进大门前院,中间放一个长方形的大铁香炉。后为大殿,供奉着主管水的(ní胎)大王爷,传说为龙的化身,所以称金龙大王庙。后边为一楼房,叫墩堂,为和尚打坐念经之地。传说每遇天旱,庙长率众祈祷,雨便应时而降,使五谷丰登,庇护一方百姓。庙南,据庙门50米处,hái建有一座戏楼。百余年前沙河水涨,把戏楼冲进了沙河里。
图片及部分注释文字来源于网络,gǎn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告知,笔者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在互联网这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里,让我们共享美丽的风景和醇香的知识。
狐狸的晚餐安房直子赏析?
狐狸的晚餐赏析是:
作者笔下的狐狸先生穿着橘红色裘皮,身体水滑优雅,胡子和尾巴尖白而蓬松,耳朵尖和细细的小腿则黑的很俊。
狐狸先生四只轻巧的细腿,就像五线谱上蹦跳的音符一样可爱。可叹的是功夫很了得,肩扛一只鸭,嘴衔一只鹅,躲过农夫撵,直捣狐狸窝。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