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可以说是西域最传奇也最令人向往的利益链。它看似成本最小,门槛最低,人人都唾手可得,但几乎人人空手而返。
赚钱的是哪些人呢?
是没有机器的时代,捡玉卖玉最早的一批人。
是有机器的时代,挖玉卖玉最早的一批人。
前者可能一夜致富,成为当地小康;
后者可能一夜暴富,成为全国人物。
那么,后来居上者,有钱,有信仰,没钱,没信仰.....都不一定能挖得到什么像样的好玉。越是后来,越挖不到。
但总有人挖得到的,总一天挖得到的,没有人敢绝对保证“挖玉暴富”这件事的概率究竟多大。所以,人们一直前赴后继,无休无止,直至今日,誓不罢休。
和田玉,利益分布看似不可考,因为随机性很大,但大体而言,是有一张较为分明的利益分布路线图的。
最不赚钱的,也是最辛苦的。
和田玉的产业链几乎让所有人都可以获利,因为和田玉增值速度很快,但是获利程度肯定很不对称。
在和田玉的利益链中,挖玉人无疑是最艰辛的。数以十万计的玉石开采者,他们往往是要投入很大的生产成本或时间成本后,才能得到一块和田玉。与流通领域和收藏领域的和田玉玩家相比,挖玉人的收入微不足道。
有料子,就赢了。
如果从新疆和田的挖玉人开始,再到和田玉终端的收藏家或消费者,和田玉流通的常规线路是:挖玉人——现场玉石采购商——和田玉零售商——收藏家或玉石消费者。但是,这条常规线路也常常会有N种变通,比如和田玉在玉商之间倒手数次,比如收藏家将和田玉又出售返回到流通渠道等等。
商家和藏家或许是和田玉的大赢家,他们拥有资源上的优势——谁手里有玉,谁手里有钱,一块石头就可以被收上来,再卖出去。
玉雕大师,利润惊人。
但玉雕大师获益也十分惊人。“一块小料收来的价格可能是十多万,但这块玉拿到好的玉雕大师那边,设计费和加工费可能也是这个数.....”。
马学武的新疆白玉城,曾是新疆第一家玉石专业市场,但马学武已将该市场改为和田玉博物馆。在新疆和田玉圈,关于马学武到底有多少资产的传闻很多,但都未经证实。马学武带出的徒弟中,包括玉料在内资产上亿的可能有3、4人,资产上千万的至少有几十人.....
隐形大咖,捂住好料。
真正捂得住好料的商家或收藏家才能赚到钱。只要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拿着一批好料捂着不动,升值几十倍是起码的。哪怕到了2003年才入行,买到好料赚个10多倍的也很正常.....
尽管收玉10多年,并且积累了价值惊人的和田玉料,但许多玉石大卖家为人十分低调,并且收玉往往是委托代理人,所以很多“隐形大咖”在和田玉收藏界毫无知名度。但实际上,这个圈内真正有实力有眼光又很低调的人比我们想的多很多。
看不见的,也是最贵的。
某位收料人半数时间在和田、乌鲁木齐度过,在和田某宾馆常常一住就是三个月。他的任务就是为一些企业家代理收购顶级和田玉籽料,然后稍作修饰后送上司。
和田玉这东西很漂亮、有内涵、有品位,价值惊人,可不断增值,十分适合作礼物,现在送钱、送金子钻石太俗气,而且太显眼,还是和田玉最好。和田玉收藏领域,有一个群体是玉料重要的最终流向之一,但众多玉商或心照不宣、或避而不谈,这个群体是部门人员。
和田玉玩家们常常感慨,某个场合看到一块顶级好料后,就再也看不到了。似乎有一种力量,在不断吸纳顶级的和田玉料。这个现象可称之为“和田玉黑洞”,许多好料或好的作品,圈子里许多玩家都知道。
这些好料也常常出现在拍卖会、展览会、展销会等场合,但突然某一天,这料被人买走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就像黑洞吸纳了物质后无声无息一样。和田玉收藏圈内有不便于或不愿意露面的神秘人士,其掌握的资金可能也十分惊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