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玉的鉴别,我们总是能听到各种论调。那么到底啥是黄玉,在古籍中其实已有所记载...
明末学者高濂在《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上·论古玉器》提到:“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以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以有之故耳。今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
《玉论》上写到:“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墨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黄赤者绝无”。
如今,古籍中的黄玉已成为神话,但黄玉的说法却依然在延续。而在市面上,我们也总能看到一些“黄玉”的露出。
那么,到底黄玉有哪些,这些黄玉和古籍上的说法是否一致。我们今天不妨也简单聊聊...
第一种是名副其实原生色的黄玉——黄口料。
黄口料是山料的一种,它的产地有很多,比如新疆的若羌、且末。再如常见的青海料、俄料里也都有。
如今黄口料的范畴虽广泛,但好料的价值却并不低,甚至颜色玉质上佳者价格已赶超同水平白玉。前段时间,一件黄口料的观音被卖出360万的高价,频频上热搜,被大家广泛关注热议。
而这其中,若羌的黄口最为著名,凭借新疆料本身油性和细度。使得他们的作品上往往也能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小精品。
当然黄口料除了山料以外,戈壁料黄口也能履履出现高品质的尖货,算得上名料辈出,甚至有些料子都能达到其他黄玉难以企及的“正黄”,这实属难得。
从严格的意义来讲,黄口料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式的名称。黄玉才是在和田玉定义当中的名字,所以很多人把黄口料称作黄玉,从根上说还真没啥错儿...
当然,除了山料的黄玉。籽料的黄玉也着实美艳。但是这里说的黄不是原生色,而是次生色演变而来的黄。在山料崩塌后进入河道,受致色铁离子影响,历经数万年而成。
黄沁料也是很多玩玉人的心头好了,尤其是在盘玩时享受其中的过程。
沁料部分的黄色变更深了,质感也更润泽了。甚至有些沁料会呈现出一种玛瑙般莹润的感觉,一些瑕疵也会变浅变淡…
像这种肉沁而且颜色均匀的沁料确实很少,颜色很黄,打灯也是黄的。玉质温润细腻,是沁料里最顶尖的存在了。
有时候很多玩家说的黄玉其实很难去分辨,因为这种肉沁而且玉性特别好的料子,你很难说它是次生色还是原生色。
而如果没有这些特征,沁色干净,玉质油润,那么这样的黄沁你称之为黄玉也就无妨了~
原生的黄玉,按照和田玉的形成原因,它有次生色和原生色。
原生的黄色和田玉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黄玉。黄沁的沁色其实是次生色。
但其实这个解释也很难去下结论,比如有时候一块沁料,沁色较深,有的甚至把整块玉料都沁透了,这种情况要区分原生色或者次生色就有难度,有的可能就分不清楚了。
所以对于黄玉,其实很多时候它是我们内心对黄的一种追求。有时候理论上成立,但它也构不成你心目当中的黄玉。
黄玉有没有,黄玉的名称或者名词其实我们不必过于追求。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和田玉当中这种黄里透润的美。
一个黄沁,它可能玉质上不如白玉那么温润,但只要看到它玉质的黄,就是最吸引玩家的地方。一个黄口,先不要管它是不是若羌,产地哪里,颜色黄,玉质油润,那么它就是一块好料。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