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是中国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古阿拉善造山运动的产物,远古形成的火山岩、蛇绿岩和浊积岩等,经过亿万年的结晶造化,造就了声名远扬的中国五大玉种之一——祁连玉。
祁连玉是对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的多种玉石的总称,因盛产于祁连山而得名。地质学鉴定其矿物是蛇纹石,与岫岩玉相同,但玉色极易与岫岩玉相区别。按矿物成份、颜色变化分,以蛇纹石化大理岩为主的称蛇纹玉,多呈暗绿、墨绿、碧绿色等;以闪透石、淡斜绿泥石为主的称软玉;以钙铝榴石、透辉石、斜长石等为主的有密玉、翠玉、白玉等,结构致密、细微、色泽鲜丽、柔和,其雕制品细腻、滋润,具半透明感,有较高的工艺欣赏和经济价值。产地分布广泛,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很有开发利用前景。
祁连玉种类繁多,古朴美观,深受赏石爱好者的青睐,自古就有“祁连美玉甲天下”之称。祁连玉之美可以概括为色、质、形、意“四美”。一是“色美”。色彩以绿为主,有浅绿、翠绿、墨绿,白色为过渡色,另有少量黄色、红色玉石,半透明,带有均匀的黑色斑点,古朴典雅、自然和谐。二是“质美”。祁连玉以质地致密、硬朗见长,其雕制品细腻滋润,光泽度好,古往今来令无数文人墨客神往称道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就是祁连玉石所制。三是“形美”。造型独特,形态万千,体量从几十克到几吨者均有,大者可达几十吨、数百吨,更多为子玉和山水料,有的小巧玲珑,晶莹剔透;有的浑厚大气,敦实稳重。碧玉、墨玉质地致密柔和、色彩斑斓,可以加工雕刻成工艺品、高级装饰材料,大多数原石还是品位极高的观赏石和园林石。四是“意美”。祁连美玉纹理变幻无穷,色彩相互交融,构成精美绝伦的图案意境,再现世间万物之神奇,纷呈大千世界之灵韵,或酷似人物肖像,或构建自然风光,或再现山水花鸟,或表现生灵百态,意境万千,栩栩如生,充满无穷无尽、耐人回味的天然艺术之美,天地之造化、自然之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祁连玉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大约在西周时期就有祁连玉的利用,《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来朝,献白环玉块。”《晋书·律历志》载:“舜时,西王母献韶华之琯,以玉为之(即玉做的管——乐器)。” 《穆天子传》载:西周穆王乘八骏车西巡昆仑会西王母于瑶池。归时于群玉之山,“取玉三乘(三车),玉器服物,于是载玉万只。”西王母是居住在祁连山北麓的一个母系社会部落,古书中的昆仑山即今天的祁连山。汉代以前生活在河西的月氏是一个强大而又富足的部族,月氏贵族女性普遍用精细加工的玉石装饰,这在当时是一种时尚。当时中国称作“琅玕”或“月氏之玉”。《管子·地数》载:“玉起禺氏之边山。”《重刊甘镇志》之《地理志·物产》对本地“琅玕”的解释是:“青琅玕,<书>曰:三危既宅,厥贡唯球琳、琅玕。孔颖达以谓:琅玕,石似玉者。” 清代沈青崖、黄文炜《重修肃州新志》中记载:“玉石,一名噶巴石,出红水坝河内,乃石之似玉者,有菜色,有白色,深碧浅绿,俱可琢器。治之者,取山丹回回砂磨之。”沈青崖专为《噶巴石》写了一首诗,盛赞祁连石:“雪山西峙万余里,于阗秀结葱岭起。 绿玉白玉分两河,迤逦钟灵酒泉止。红水坝前溪水清,邻邻石卵排牙齿。嫩黄深碧间松花,性质坚凝莹肌理。”
因祁连玉大多产于祁连山深山峡谷,交通条件不便,丰富的资源一直没有得到正规开发利用。2010年以来,地处祁连山腹地的肃南县政府对玉石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勘察,仅在东起黑河、西至洪水坝河,东西近300公里的地域内,就有多处储量丰富的祁连彩玉、墨玉矿化体,又在境内黑河、隆畅河、西大河、洪水河等流域发现分布数量相当丰富的祁连彩玉、墨玉籽料。同时在白泉、大岔、羊毛沟、红石嘴、玉石梁一带已发现储量较为丰富的白玉、墨玉、黄玉、红玉和储量较大的蛇纹岩等玉石矿化带。初步勘察,以地表石、山采石两大类估算,储量在数亿吨以上,且仍有可能发现新的石种,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夜光杯就是以祁连山的玉石雕琢而成,此玉产于距酒泉百余公里的祁连山中,称 酒泉玉 又称 祁连玉。可分为墨玉、碧玉、黄玉,都可用来制作夜光杯。夜光杯的纹饰乃天然形成,其墨黑如漆、碧绿似翠、白如羊脂。其具有耐高温、抗低温的优点。斟烫酒、冷酒均不会爆裂。以蛇纹石为主的称蛇纹玉((Mg、Fe、Ni)3Si2O5(OH)4结构紧密,多呈暗绿、墨绿色,质地细腻,硬度较小(为4-7度),其中除少量的碧玉、墨玉,玉色暗绿,有较多的黑色斑点,此处最易混淆于泰山玉。
夜光杯的制作经过选料、验料、钻棒、切坯、掏膛、造型、粗磨、细磨、溜杯、抛光等30几道复杂工序,膛肚要求串匀,薄厚一致、平展,杯口圆滑,边线规矩平整,深浅一致。色泽纯净,呈墨绿或翠绿,花纹自然。光洁度强,无加工痕迹,滋润平展,抛光后表面呈柔和的玉感亮度手感光滑。
唐代诗人王翰有:"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诗句,更使得古城凉州的葡萄美酒和酒泉的夜光杯千百年来驰名天下。堪称中华一绝。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