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民间常用的避邪宝物是哪三样
马未都,祖籍山东荣成,生于北京。著名收藏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
端午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等很多有趣的习俗。“端午”名字的来历有一千五六百年了,“端”字的意思就是开始,比如说“开端”,“五”谐音“午”,相当于正中。
五月初五那天就是端午节。这是一个插屏,插屏上是一个景泰蓝,图案中间的人物是钟馗。
插屏是从最古老的家具――屏风演变过来的。最早的屏风是落地的,因为过去是席地而坐的。
后来屏风的形制分开了,有大落地屏、折屏、放在炕上的炕屏、搁在桌子上的桌屏等。这件藏品是清代初年的桌屏。
最早是为了给砚台挡风,后来逐渐演化成桌上的风景。钟馗的形象唐代开始出现,现已家喻户晓。
第一个画钟馗像的人是唐玄宗时期的画师、被后代称为“画圣”的吴道子。相传唐玄宗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大鬼和一个小鬼,大鬼要吃小鬼,这时钟馗出来打鬼了。
也有传说称,钟馗原是唐代的一位儒生,在科考中因为貌丑被皇帝除名,于是一怒之下撞殿堂阶梯而死。后来钟馗被附会成专门捉鬼的鬼王,并且成为人们在岁末张贴的门神。
民间原来都在除夕悬挂钟馗图,端午节挂钟馗图的习俗源于清乾隆二十二年一次大瘟疫的流行,人们将钟馗请出来示威捉鬼,此后逐年相沿成俗,所以钟馗一直是驱鬼避邪的象征。端午节是驱邪避毒的节日,中国民间常用的三样避邪宝物是钟馗像、天师符和雄黄酒,都与道教有关。
钟馗形象反映到日常的美术品当中,对老百姓来说是内心的安定,因为生活中有很多未知的东西。今天科技发达了,大家不相信有鬼神,但是一千年、两千年乃至数千年之前,对科技知之不多的时候还是相信有鬼神的。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物化的民族,什么文化都尽可能通过物质来传承。我们看到的表象多、文化进程长,因此很多文化现象发生了改变,现在就不太容易理解。
马未都评:《离骚》中最著名的诗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骚”字最早的意思是“给”,指的是给马挠痒痒、清洗,后来演化成一种忧愁。
“离”字的本意是远离,“离骚”的意思就是远离忧愁。现代诗不拘于形式,可以自由发挥,但古诗是不可以的。
宋代以后词的流行,又是一种限制,哪句该长、哪句该短都是有要求的。早期的诗歌当中是没有的,只是一种情绪上的要求,《离骚》以后就出现了所谓的“离骚体”。
今天网络上有很多种“体”,这是源于早期对诗歌的认知,所以人们会去创造各种“体”。我们能从网络文化中看出一些过去文化的影子,它们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每年到了端午,人们都要在汨罗江上划龙舟来纪念屈原。当年的粽子不是人吃的,而是喂鱼、喂龙的,为了防止动物吃掉屈原的尸体。
后来逐渐演化成人可以吃的,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寄托,是对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怀念。除了纪念屈原之外,端午的来源还有躲避恶日之说。
先秦以来人们就普遍认为五月是毒月、恶月,五日更是恶日,因此有很多禁忌。古人认为五月初五是不吉之日,因此要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还要喝雄黄酒……这些都是为躲避恶日而形成的风俗。
此外还有节气说,认为端午节所在的五月初最为危险,此时蚊虫开始滋生,各种毒物开始活动,许多疾病到了高发期,所以端午节是给人们的特别提醒。2古代被称为“五毒”的毒物都有哪些?马未都评:五毒应该是蝎子、蜈蚣、蛇、蟾蜍和壁虎。
壁虎身上是有毒的,北方常见的都比较小,但海南岛的壁虎非常大。年前我第一次踏上海南岛的时候,住在一个招待所里。
南方的招待所门窗都关不严,晚上我睡着了以后突然感到顶上有动静,当时屋里有一点儿光,我睁眼就看到满墙都是大壁虎。它们发出的是那种“嘎嘎”声,很可怕。
壁虎的形态很多,我们小时候看到的最多的是长在草地里的,北方人叫蝎虎子。要是你把它追急了,它就会断尾求生。
我们小时候故意弄断它的尾巴,那截断尾巴还会继续动。那是脱身之术,捕获它的动物都会盯住它乱动的尾巴,它就得以逃生,后来再慢慢长出来一个。
壁虎是一味中药,药性很强。中国人讲究以毒攻毒,这五毒都是能够入药的。
这个屏风显示的就是这五毒。在“钟馗辟邪图”上,蛇盘踞在岩石上,壁虎在树干上,蜈蚣在剑上,蟾蜍站在石头上,蝎子站在另外一块石头上,画面很漂亮。
3雄黄和雌黄是同一种东西吗?马未都评:中国人观察事物非常细致,既然有雄黄和雌黄之分,那一定是指两种东西。有雄有雌,一定是共生的。
雄黄和雌黄是一种矿物质,在一个矿里共生。先说雌黄,有一个成语叫“信口雌黄”。
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但是真正高质量的白色纸出现在唐代以后。汉唐之际,大量的纸是黄色的,如果字写错了,拿雌黄一涂就盖住了,还可以再用,所以“信口雌黄”就是指说话不负责任,说完就改。
最早的雄黄酒也是倒进汨罗江的,是为了防止蛟龙伤害屈原。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许仙给白娘子喝了雄黄酒,于是白娘子现了原形。
这个情节在古代的文学创作中其实没有,是现代人加进去的,利用了现代人对雄黄酒的认知。有给宝宝买五毒鞋和肚兜的吗?
没买,没有那种习俗雄黄是什么?请大神指点。
雄黄古代人用的最多了,端午节必备之物。雄黄驱蛇最厉害了,蜘蛛啊,蜈蚣啊这些毒虫都害怕雄黄,你要是在你庭院附近撒了,这些毒虫逃光光。至于你说的有毒。是的,里面主要成分是砷硫化物,但是只有加热后才会转换成砒霜,一般情况下是没什么关系的。我小时候一到端午老娘就要做个加有香料和雄黄的香包,并且还要在胸口等处抹上一下雄黄,至于雄黄酒那倒是不吃。我是这样理解的雄黄酒的,这个雄黄酒现代医学证明喝了得癌症概率提高(砷硫化物),如果雄黄酒加热了当然里面成分很多转换为砒霜了,会有毒。但是我认为其实也没这么可怕的,因为我们中国的中医理论对喝雄黄酒又是解释的通的,一是雄黄酒里面的雄黄其实分量很少,,二呢中医理论毒药也能做药材,古代喝雄黄酒也是为了驱蛔虫。至于这个量那就是比较难控制,所以现代人还是不喝雄黄酒为妙,毕竟都知道砷是致癌物。(其实我们吃喝的饮料和食品中的添加剂我们一天都不知要吃了多少,科学用的有时也成狗屁)。
药用方面六神丸,牛黄解毒片里面就有雄黄成分,以毒攻毒嘛,哈哈。对了,朱砂不也能转成红药水杀菌消炎嘛。
至于你说的庭院投放防蚊,那就放心撒吧。看书了解古代人也用这个调水后泼洒庭院四周,这玩意还挺香的 。古代也有用雄黄治蚊虫叮咬的老风俗。嘿嘿,其实古代人用白石灰墙也有此类辟邪驱毒的作用。
都说端午要避“五毒”,在翡翠中却是爱不释手的,有以毒攻毒之意
都说端午要避“五毒”,在翡翠中却是爱不释手的,有以毒攻毒之意还有俗话说的:“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天气湿热,也是“五毒”出来的季节,也就是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蜘蛛这些有毒的动物要开始活跃的出来。就连招人讨厌的蚊子也是特别活跃的,所以古人会用佩戴香囊的方式来驱瘟避疫,预防毒邪之害,这些好看的香囊同时表达祈求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香囊的款式也是由普通的布艺到金属首饰的转变,才造就了多姿多彩的首饰文化。而在端午节最有特点的首饰是翡翠中的五毒首饰,栩栩如生的造型,每一件意思都不一样。
现实中的五毒,是令大家感到害怕的,在翡翠玉雕中的五毒却令人讨厌不起来,反而觉得很喜欢。五毒动物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蝎子、蛇、蜈蚣、蜘蛛、蟾蜍。古人认为毒能克毒,五毒能与邪相克、以毒攻毒、百毒不侵,寓意避邪免灾,永保平安。所以这些带有毒性的动物反而成为辟邪的萌物首饰。
在中国文化中无毒有其特殊的寓意,所以在玉雕首饰中才会得以运用。
蟾蜍也称金蟾是财富的象征
虽然有“蟾宫折桂”的说法,但是大家更喜欢招财的金蟾,于是便有了吞金元宝的招财三脚金蟾,这种吸金神兽佩戴在身自然能为主人招来八方之财,这也是生意人最喜欢的摆件之一。
蛇寓意权势和地位
蛇是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对于人类而言有特殊的意义,蛇是最有灵性的动物。曾经是代表中国文化中的图腾之物,更是有神话传说,我们中华始祖女娲和伏羲是一半人身一半蛇身。是被神化的动物,蛇更是中华龙的原型,它也代表着权势和地位。
蜈蚣寓意生命力坚强
作为无毒之首的蜈蚣,单独作为首饰而言很难让人喜欢,这也是五毒中在造型上不讨喜的动物之一。它一般出现在五毒雕件里,作为其中一员。其实蜈蚣生命力顽强所以在玉石中也是这个寓意,还有以毒攻毒保平安的说法。
蜘蛛寓意知足常乐
蜘蛛虽然外观暗黑,但是在民间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喜子”。是喜庆、吉祥、财富的好兆头,蜘蛛悬网的瑞图就叫《喜从天降》,因此翡翠蜘蛛也成了喜气的象征。在玉雕中通常会在脚丫上雕刻一只蜘蛛,谐音:“知足常乐”。
蝎子寓意丰富也是慎独的意思
蝎子的毒性也是很大的,外观很冷酷。蝎子是“携子”的谐音,寓意迎来新生儿,也是寓意绵绵不断、生生不息的家族人丁兴旺。还有一种说法叫做:“君子慎独”。 所以很流行在翡翠蝎子牌上雕月亮,这就是君子慎独的完美诠释。
其实本来让人害怕的五毒动物,在玉雕师的手中温柔了很多,加上艺术化的处理,五毒首饰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佩戴起来不仅辟邪也能美起来,这样的五毒翡翠首饰你喜欢吗?
本文来自珠宝鉴定师媛媛的原创,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标签: 翡翠生肖牌鉴定方法图片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