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人是包裹着玉石的石头是什么2、喜欢带玉的人什么性格?中国的玉器是西方文化中未见而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各地出土的玉器长得hái很不一样, 一般都是用玉来比喻君子美hǎo的德行, 【翻译】玉的表面温暖滑润yòu有光泽。
本文目录一览:
形容人是包裹着玉石的石头是什么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
高尚的字眼,
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
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
后世流传的宝字,是“yù”和“家”的和字。
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在古代诗文中常用“君子比德于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玉,全称玉石。
是一种美丽的矿石,也是石头的一种。
质地细腻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玉玺、玉石、玉器等。
玉器这个东西中国人一直是很重视的,但是世界上其他地方很少出现。在世界各古代文化中,只有大洋洲的新西兰及中美洲的墨希哥等极少几个地方发现了玉器,但是出现de时代都比较晚,而且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就消失了。
而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很多文化中心就出现了玉器,
比如红山文化那个玉猪龙,是距今约8000~7000年的东西,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
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在中国各个文化中心,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都出现了玉器,这在人类历史上其他地区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玉器是西方文化中未见而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
而且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新石器时代中期,各地出土的玉器长得hái很不一样,各有特点。然而到了晚期,就长得越来越像,甚至完全一样了。比如最早出现在薛家岗文化中的玉琮,造型就很特别。
后来,在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中出现的玉琮和玉壁,发展到非常精美的jiē段。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大地上从甘肃陕北到山东河北,再到湖南,都出xiàn了这样的玉琮和玉璧,长得与良渚文化中的几乎一模一样。
喜欢带玉的人什么性格?
一般都是用玉来比喻君子美hǎo的德行,有以下几种说法: 春秋齐国国相管仲曰玉有“九德”(也就是赋以它君子的美德):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智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藏华光泽并能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声清团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 【翻译】玉的表面温暖滑润yòu有光泽,这代表了仁爱的品质;有很多纹路,代表着知识博学的品质;坚硬而不褶皱,是为义的品质;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这是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质;色彩鲜艳而不显得肮脏,这是纯洁的品质;玉石无论怎么弯曲都无法变形,zhè是勇敢的品质;玉石表面的瘢痕都可以清楚看见、毫无掩饰的机会,这是明辩精炼的品质;同一块玉石不同部位光华显现、各有颜色,都能放出光洁又不会互相影响,这jiù是包容的品质;敲一下玉石,所产生的声音听起来清脆干净。又可以传播很远一直保持纯粹的音色,这是语言用词优美的品质。就是因为玉石有这几样品质,人们才把它当成宝物收藏,把它从普通石头中切出来,看它的九种品质,一经录用便命名为玉石,并把它作为吉祥的象征。 说文解字说玉有“w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rén之方也;腠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bù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 【翻译】所谓的玉,就是漂亮的石头,有五种高贵的美德。润泽温和,这是仁的表现;看外面的纹理就能知道内里,这是义的表现;敲击它的声音舒缓悠扬可以传播很远,这是智的表现;不弯曲、不易损坏,这是勇敢的表现;端口平滑不会伤到人,这是品性高洁的表现。 孔子曰玉有“十德”: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廉而不刿,义也;垂而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贯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不贵者,道也。 【翻译】从前君子把德性和玉相配比的,玉的温润而光泽,就是仁;玉的致密坚实,就是智;玉的郓角方正而不伤人,就是义;玉的沉重欲坠,就是礼。玉的敲击,声音清越悠长,终了戛然而止,就是乐;玉的瑕疵不掩盖它的美丽,美丽也不掩盖瑕疵,就是忠;玉的色彩四溢,就是信;玉的气质如白虹,就是天;玉的精神体现在山川,就是地;玉制的圭璋用於礼仪,就是德;天下没有不贵重玉的,就是道。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