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為由某件玉器上所切下的片料,青灰色玉,全器呈圓璧形,新石器時代玉斧。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 環狀石斧。全器為尖葉形,後端則做束腰呈握把狀,xīn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 大孔鎚斧。全器為管形,全器應是一颗心的再製品,新石器時代 圓圈紋玉錐形器。
本文目录一览:
1、灰玉
灰玉
新石器時代 灰青石人像。質似巴林石之類的軟石,灰青色有白色斑點。雕一坐姿人像,頭大,頂上有髻,右手向前似握一手杖,熹簡陋。高8.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片狀玉飾。不勻的青綠玉。器形略作不規則的梯形,似為由某件玉器上所切下的片料,一面有一垂直鑽鑿痕。長4.6公分 寬2.5公分 厚0.6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璧心玉料。青灰色玉,為製作玉璧取下的心料,外圓周一面較大,一面較小,正中央鑽一小圓穿。外徑4.5公fēn。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西周 玉璧。玉質,青綠色,局部沁作褐色。此璧光素無紋,與另一件玉璧組掛於木座,中間有一直蝙蝠,並有卍字花紋。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末期至商代 弦紋玉鐲。玉質,青白泛灰hēi色,散布深満职撸悬S赭斑。圓筒式手鐲,上下緣作折邊,外壁琢飾三道弦紋。徑9.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末期至西周 素璧。青白玉,局部泛黃灰色,雜有満职呒伴L條裂紋。全器呈圓璧形,琢治guī整,光素無紋。外徑14.2公分 內徑6.1公分 厚0.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玉斧。灰色玉質,帶有點狀黑斑與白斑,局部有赭斑。全器近於扇面,平背,器兩側斜出,刃略為弧形,刃為中鋒。刃部與背部略有傷缺。23.5x19x1.7 公分 孔徑5.51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鉞。灰黑色玉質,帶有點狀赭斑與白絲狀斑。全器近於扇面,平背,兩角略圓,器兩側斜出,圓弧刃,刃為中鋒。21.2x15.8x1.3 公分 孔徑4.5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huà石鉞。石鉞,灰白色,帶有塊狀灰斑與赭斑。全器近於扇面,平背,略有傷缺,器兩側斜出,圓弧刃,刃為中鋒。孔與刃部皆有小缺傷。17.5x15x1.2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 環狀石斧。石質,青灰色泛白,表面粗糙。全器為花環形,中間有孔,孔緣略高,環外並有六個圓鼓凸棱。9.3x9.4x3.9 公分。國立故宮博wù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 有孔鎚斧。石質,灰綠色,略泛赭色,biǎo面拋光。全器為尖葉形,前端尖長,後端則做束腰呈握把狀,中間有孔,孔作橢圓形。9x6x2.6 公分。國lì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 圓棒頭器。石器,色澤灰黑,帶有綠斑點,並拋光。全器作十字形,一端較長,另一端較短。中間有孔,孔為兩面妆。12.6x7.8x4.6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xīn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 大孔鎚斧。石斧,色澤灰黑,拋光略有白斑,一面則有白沁色。全器為葉形,中間有孔,孔作橢圓形。16.2x8.7x3.3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 鷹紋孔雀石管。孔雀石,色澤為層次分明深湶灰坏木G色。全器為管形,上下兩端較凸出,中間內凹。外壁以陰線刻飾站立鷹紋。2.1x2.1x3.9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器 石鉞。石質,灰黑色,帶有深灰色斑點。全器近於扇面,平背,器兩側斜出,刃略為弧形,刃為中鋒。刃部略有傷缺。29x23x1.3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系璧。蛋黃色玉質,器面有些褐sī斑紋,溫潤泛光澤。全器應是一颗心的再製品,外緣斜面,中孔壁垂直。附木座。最大直徑 6.1公分 孔徑 2.3公分 較厚 1.0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圓圈紋玉錐形器。全器沁為乳白色,微帶赭色沁點。琢作圓柱體錐形器,一端形成尖端,另端為帶穿小榫。器表有明顯的切璞凹痕,並琢有四個以弦紋形成的圓圈紋。為良渚文化的頭飾。長7.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玉管。青綠玉,沁得頗深,表面多成灰黃色。深湶坏鹊幕yě咨甙摺9軓讲徽龍A,兩端亦不平qí。中孔多由兩端對鑽,也有dān面鑽鑿的。管內壁多已磨滑,較深處還保留shǎo許管旋痕。長5.2-6.6公分 長5.2-6.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 凸緣環。深灰近黑色玉,表面多有蛛網般的白沁斑。器面不甚大,孔徑適中,可dài於人手腕處。凸緣分為兩節,近環面的一節器表,有密密的同心圓紋。器緣處有一處傷痕。外徑11.5公分 孔徑6公分 高5.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未完工玉guǎn。青綠玉,大多沁為灰黃色。琢作一端大,一端小的喇叭形zhù體,兩端各有一管鑽痕,較小一端的鑽鑿處,中央玉梃部份尚存,較大de一端,玉梃部份已敲斷。寬2.5-1.8公分 高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 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至陶寺文化 舊玉琮。玉質,青白色,局部沁作赭色。琮,器矮,內圓外方,中孔貫穿上下,上下有射口。外壁四面均有兩道平行線槽。這種玉琮出現于國立故宮博物院。 底溝二期文化至陶寺文化遺址中。高3.2公分 寬6.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 鐲形琮。灰青色玉質,「糖包白」玉料,小局部呈暗褐色而略縮,溫潤泛光澤。圓筒形,厚薄略一,器表圓滑,中孔壁垂直平滑。直徑 7.6公分 孔徑 6.5公分 較厚 0.6 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 鐲形琮。灰青帶綠色玉質,含藻絲團包裹體沉積結構。作亞腰形,製作工整,腰部三圈平行凸弦紋,內壁拋磨平滑。全高4.7公分 寬7.0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 素環。青白玉,wài緣局部有深湶灰坏暮稚撸胪该鳌A整,肉內稍厚,外緣磨圓而稍薄,中孔壁呈凸弧狀。表面光素溫潤。直徑10.31公分 孔徑6.63公分 厚0.69-0.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松石飾件。綠松石,因成分不同顏色不一,此器呈藍綠帶黃色。矮橢圓柱形,前後兩面各刻一對雙重圈,部分痕跡已淡。頂端中央鑽yǒu一穿孔。此器可能作為墜飾之用。1.4公分x0.6公分x0.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松石飾件。綠松石,因成分不同yán色不一,此器呈藍綠帶黃色。矮橢圓柱形,前後兩面各刻一對單圈,部分痕跡已淡。頂端中央鑽有一穿孔。此器可能作為墜飾之用。1.6公分x0.7公分x0.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馬家浜文化 玉髓玉璜。灰黃色玉髓,弧度正圓,兩端磨薄,所加小穿很靠近邊緣。長8.9公分 最大寬1.1公分 厚0.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仰韶文化 玉鑿。青灰色半透明閃玉,上面分布了大片白斑。為兩端較細的柱體。上端用以嵌卡於木柄中,故未加修磨,下端磨成直rèn,有使用崩傷痕。長19.5公分 最寬3.5公分 最厚1.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仰韶文化 玉鑿。灰黃色,上下端沁成深赭色,可能為混有滑石的閃玉。器表多平行直條細裂紋,有滛魃摺F魃頌檎L方形,斷面長方形。平直正刃,刃由兩面磨成。有數處小崩傷。柄端有綁繩索的磨擦痕。最長13.9公分 最寬2.7公分 最厚1.4公分 。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松石飾件。綠松石,因成分不同顏色不一,此器呈淡藍綠色。矮橢圓柱形,前後兩面各刻一對單圈,部分痕跡已淡。頂端中央鑽有一穿孔。此器可能作為墜飾之用。1.5公分x0.7公分x0.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松石飾件。綠松石,因成分不同顏色不一,此器呈藍綠色。矮橢圓柱形,前後兩面各刻一對雙重圈。頂端中央鑽有一穿孔。此器可能作為墜飾之用。1.7公分x0.8公分x0.7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松石飾件。綠松石,因成分不同顏色不一,此器呈藍綠色。矮橢圓柱形,前後兩面各刻一對雙zhòng圈。頂端中央鑽有一穿孔。此器可能作為墜飾之用。1.5公分x0.7公分x0.7公fēn。國立gù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玉石雜件。二十四件小玉石件,皆有穿孔,是珠墜之類的飾品。材質各異。顏色、形狀都不同:黃褐色錐形玉一、黃綠色球形玉一、不規則形綠松石二、黃色蠶豆形玉yī等等。4.4公分x0.7公分x0.8公分。國lì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至夏代玉圭。玉色白泛黃,滿布赭沁色。全器為片狀長方形,背部平整,並有一孔,前端有刃,刃zuò偏鋒。22.5x7.7x0.9 公分 最寬8.0公分 最厚1.18公分 孔徑1.1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人紋玉戚。灰玉,有赭斑。此器雖斷為許多碎片,再行拼合,尚有三小處為今日所補,但尺寸壯觀,兩側齒棱處四面都以斷續陰線刻側面人像,應屬山東龍山文化遺物。更可能為酋zhǎng階層的人物,始能持有。最高23.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綠玉人面紋珮。碧綠yù,多沁有白斑。琢作人臉龐形的片狀掛飾,背面光素略凹下,正面微凸,以極湹母〉瘢脸鋈说奈骞伲條簡率,額上有小穿孔,可能有護身符的巫術意義。高3.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黃玉石人面紋珮。黃玉石,多沁作白斑。琢作人臉龐形的片狀掛飾,背面光素,正面湼〉袢说奈骞伲條簡率。耳部以上的輪廓線,有不guī則的凹切入,額上有小穿孔,可能有護身符的巫術意義。高3.1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灰黃玉人面紋珮。因受沁shèn深,表面大多已成灰白色,但仍可看出原有的赭黃色。圓形片狀,背面平,鑿一隧孔。正面湼〉chǔ蝗嗣婕y,誇大其鼻頭。高3.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圭形玉飾。湖綠色玉,大部份沁作白斑,沁色與玻璃光很好。琢作長條似圭形,有中脊,斷面作菱形。上端較大,作三角尖狀。下端琢作三條平行凸稜。再下端有凸榫,上有小圓穿。局部有斷接。功能尚不詳。高8公分。國立gù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圓柱形玉飾。溇G色玉,大部份沁作白色。高圓柱形,微有縮腰,下端有凸旋紋,也有深凹槽。最下端的凸榫頗長,有小圓穿。功能不詳。頗相似於良渚文化的一些所謂的「端飾」。高7.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凸弦紋玉飾。玉已全沁為乳白色,圓柱體,一端有寬凹槽,另一端有長凸榫。榫上有小圓穿。柱體表面有三周凸弦紋。頗相似於良渚文化的玉「端飾」。高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 簡化獸面玉飾。因受沁甚深,表面已呈滭S夾雜赭色細斑點。琢一略近長方形的厚片,背面光素,正面以數條寬陰線與小圓凹、圓孔等,勾出一簡化面紋。一對圓孔代表獸眼,三個圓凹代表獸鼻與口。寬3.1公分 高5.1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xīn石器時代晚期 墨玉人首玉飾。墨黑色玉,表面拋光不佳。深厚實,似乎是利用玉子的原形,略加修整成似人頭狀。後腦杓下方有一穿孔。五官簡化而生動。寬3.1公分 高3.9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神祖面紋玉鑿。溓喟咨瘢植奎S褐色。長條形,頗厚實,無穿,刃部有使用痕,尺寸很適合用手握拿。手握處,兩面均湼〉褚蹩褡婷婕y,其中一面上清晰,另一面或因常用手握拿,已磨蝕不清。最寬2.75公分 長11.45公分 最厚2.2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斧。青綠玉。斧身長熹厚實,柄端與刃端都作圓弧狀,柄端無穿孔,刃端無使用痕跡。平素無紋。觀其長度,不宜接木柄,亦無接木柄的痕跡,應是用手執拿,以象徵身份的。寬5.5公分 長26公分 厚2.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 舊玉琮。玉質,色青黃至青綠色,局部大片褐色,多道裂紋均沁為深褐色。為外方內圓的筒狀,有直孔。兩端都有射口,全器光素無紋飾。全高9.7公分 口徑5.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dài晚期 玉環。玉質,青綠色,周身有灰黑色斑,圓周不正,厚薄不均。表面有多道凹痕而甚不平整,然非工具琢製所遺留的痕跡。光素無紋。全高6.74公分 厚1.2公分 徑11.42-11.68公分 孔徑6.8-7.0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 玉管。玉質,通體呈黃褐色。方柱體,溕淇冢械祝行膱A孔貫通,四壁中央有直向凹槽,已經長久自然磨損,整器線條質樸柔和。近年公布薛家崗文huà,第三、四期出土玉管,與此頗有相近處,是否屬於該文化,有待研究。國立故宮博物院。
玉管。玉質,白色夾雜褐色斑。琮式管,中間有孔貫穿全qì,內圓外方,上下端有短射口。四個邊壁中央有溨辈郏伤慕菫橹行模陨隙拢止澴liáo叫邢壹y、小圓眼等。似為新石器時代江南一帶琮式管,但花紋並非典型良渚文化的紋飾。國立故宮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晚期 玉雙龍首璜。全器作一圓弧形,較一般的璜來得厚大。在其上緣處,浮雕了五個圓方形的裝飾單位;在其下緣處,浮雕了四個裝飾單位。每個裝飾單位上,又以極湹母〉衽c細陰線,雕出大眼面紋。乾隆shí二年(西元一七四七年),huáng帝曾為它賦詩,並命匠人將之加刻在紫檀木座的底部。長 20.4公分 內寬3.9公分 厚1.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
中国最好品种玉鸟是?
玉鸟学名金丝雀 又名芙蓉鸟、芙蓉、白玉、白玉鸟 纯种的品种: 1、颤音金丝雀:由德国péi育而成。雄鸟鸣叫声似摇铃,羽毛黄绿色接近原种。
2、桔红颤音金丝雀:由颤音金丝雀变异而来,由于只追求羽色,叫声比颤音金丝雀略逊色。
3、红金丝雀:美国用桔红金丝雀与本国的绯雀杂交培养而成,全身红色。
4、卷毛金丝雀:由日本育成。全身羽毛卷曲,叫声不甚美观。 5、月牙金丝雀:英国育成。身体细长呈月牙状。 6、山东金丝雀:由我国山东、扬州等地育成。体型粗短、羽毛淡黄绿色,鸣声响liàng。
7、白色金丝雀:可能由山东金丝雀变异而成,体型与山东金丝雀相似。全身羽毛洁白,讲究红嘴、红脚、红眼睛。 国内的金丝雀常见有“山东种”、“扬州种”和德国“罗娜种”3个品种。上海以养“罗娜种”为主,此种鸟身体细长、羽色变化较多,由黄白、橙红、古铜、银灰等色。头颈由羽毛向四面外翻的凤头,翅膀由羽毛异色、两侧对称的对花,鸣声长而婉转、声调轻而柔,鸣唱时上下喙闭合。 俗称: 卷毛小鹰 灰玉 红桂皮 白红眼、白黑眼、金丝鸟 (毛黄)、龟皮绿(毛绿)、德国绿等,凤头白红眼 白卷 黄卷 红卷 栗皮色 橄榄色 古铜色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