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瓷器以其简洁秀美的造型、引人遐思的釉色、变化万千的结晶和片纹见称于世。颜色天下白定窑在宋代主烧白瓷,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定窑白瓷人工雕琢的痕迹太过明显,命汝窑工匠烧制类似颜色瓷器。
本文目录一览:
1、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五大名窑
宋代wú疑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阶段,历时共320年,无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高于唐代。 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描画了当时国都汴梁的极盛景象。
也许是因为宋朝是文人治国的时代,也许是因为统治者偏居一隅,因此宋人的心思多是敏感细腻,追求精致的。他们将更多的心力倾注到对文化思想的追求,对生活美学的坚持上,造就了那个时代含蓄灵xìng的美。
宋代的艺术重新回到表现自然的世界,在静穆、枯寂中体验自然内在的韵律,超越了以满足感官愉悦而经营声色的华丽漂亮,反对人为的雕琢藻绘之工,追求自然天成,以发纤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为最高境界。
这种审美追求成就le宋瓷的经世之美,是两宋文化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宋代瓷器以其简洁秀美的造型、引人遐思的釉色、变化万千的结晶和片纹见称于世。“五大名窑”——定窑、rǔ窑、官窑、哥窑、钧窑,正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定窑花瓷瓯,颜色天下白
定窑在宋代主烧白瓷,兼烧绿釉、黑釉、褐釉,首创覆烧法。定窑以丰富多彩的装饰花纹取胜。
白瓷胎土细腻,胎质薄而有光,釉色chún白滋润,釉为白玻璃质釉,略带粉质,因此称为粉定,亦称白定。其它瓷器胎质粗而釉色偏黄俗称土定;紫色者为紫定;黑色如漆的为黑定,红色者为红定珍稀传世极少。
定瓷早期多为素地,北宋晚期多装饰有精美的花纹,装饰方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及浮雕等。纹饰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繁密有致。常用的纹饰有水bō、游鱼、走兽、飞禽、花卉、幼童等,尤以牡丹、莲花、菊花、石榴等花卉最为常见。
定窑的qì型有碗、盘、罐、杯、盒、灯、瓶、壶等日常用具,碗盘之类因器体很薄口又较大,为避免变形,多系覆烧,故口部为不施釉的涩边,讲究的常用铜或金银接口。
比较罕见的还有柳斗盂、孩儿枕等,造型逼真可爱。 但与哥窑、官窑、汝窑和钧窑相比,定窑白瓷人工雕琢的痕迹太过明显,与宋代崇尚淡泊虚静、自然无为的审美要求相背离,尤其不符合当时的文人趣味。
汝窑: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青瓷之首,汝窑为魁”。
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传说宋徽宗曾经做过一个梦,梦到了雨过天晴后天空的颜色。他非常喜欢,于是传旨“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命汝窑工匠烧制类似颜色瓷器,成为汝窑的代名词。作为一个艺术家,宋徽宗对汝瓷材质、色彩、纹饰肌理等方面都有极为苛刻的审美要求。
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
汝窑青瓷釉色呈一种淡淡的天青色,有de稍深一些、有的稍淡一些,釉质莹润,光泽内敛,上有细密的开片,隐隐约约呈透明的冰裂状态,俗称“蟹爪纹”。
汝窑器皿普遍较小,瓷器的胎体都较薄,呈香灰色,凡属盘碗等圆器均施满釉,器里器外口缘及足部均不露台,采用支钉工具支烧,器物底部均留有几个支烧痕,即所谓满yòu支烧,支痕最少的为三个,多的为五个,支痕点很小,曾被古人记载为“底有芝麻细小挣针”。
官窑美人
宋代官窑烧的是青瓷,颜色比汝窑透亮一些,显得更青绿一些。
官窑wèi供御之用,生产不计成本,分工细致,制作工艺娴熟精湛,其瓷器的造型与工艺特征及美学追求和民窑迥然有别。 宋官窑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两处。
这种青色并非一览无余的青,是通过胎质的变化使釉色丰富多彩,这些暗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等,不同的暗色会使瓷器呈现出不同的青色。由于暗色一般较深,所以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这恐怕也正是当时文人们所追求的美感。
扑shuò迷离的哥窑
它的美丽让人惊叹,它的身世扑朔迷离,未见于宋人的记载,也未发现有窑址。
哥窑器物以纹片著名,纹片多为黑色,俗称“金丝铁线”。按颜色分有:鳝血、黑蓝、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哥窑开片总的特点是:平整紧密,片纹裂开成上紧下宽状;黑色纹片中有时闪蓝色。
哥窑式样多仿古代青铜礼器,属宫廷用瓷式样。哥窑属无光釉,有人形容它的光泽像“酥油”,有一种含xù的光泽,又像丝绸一般柔和,釉色有米白、米黄、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可谓五光十色。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他的厚度相当。胎有薄厚之分,其胎质又有瓷胎与沙胎两种,暗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多种色调。
哥窑釉最大的特征就是“龟裂”,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称“百圾碎”或“鱼子纹”)。一般都有两种纹路,即较粗疏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俗称“金丝铁线”或“鳝血纹”)。但有的则只有一zhǒng黑紫色裂纹,而细小片纹并无颜色。这主要是胎釉彼此间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引起的,原本是一种缺xiàn,却被聪明的工匠们巧妙dì加以利用,为瓷器增添了审美情趣。
钧窑:窑变里演绎火的艺术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人意不可为的浑然天成,“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
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其独特之chù是使用窑变色釉,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灿若晚霞。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折线也是钧釉的特征之一,它和开片釉一样,本来是在烧制过程中无意间出现的技术缺陷,却成就了一种富有特色的装饰语言。盆、托及zūn等宫廷使用器物底部均刻一个由一到十的数字。
青瓷和黑cí都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话,钧瓷却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并以其奇妙神秘而又艳丽迷蒙的色泽,跻身于同代名窑行列。即使钧瓷中的青色也不同于一般青瓷的青色,虽然色泽深浅不一,但多近于蓝色,是一种蓝色乳光釉。钧瓷的烧制成功是宋代工匠们的一个伟dà的创举。
在中国的陶瓷界有一句话叫“钧瓷无双”,即使在一个窑里所烧出来的钧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大多数的釉色都是人工难以控制而自然形成的,可谓至拙至美。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除了定窑的白瓷有刻花和印花的装饰外,其他几个窑口的产品都是清一色没有装饰的素面瓷,追求自然天成的审美效果。
哥窑、官窑、汝窑均属青瓷系统,都是利用自然的开片纹釉表现器物的美。这原本被认为是烧制时的技术性缺陷,却被陶工们发展成一种浑然天成、难以复制和标准化的独特的装饰符号。
享誉中外的还有景德镇的影青瓷、龙泉窑的青瓷、建窑的“兔毫”和油滴黑釉瓷等,这些名瓷无一不体现了当时上层社会tí倡的美学原则。
龙泉窑青瓷
中国陶瓷
宋朝最有名的五大窑口分别生产的哪种瓷器?
一、汝瓷属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宋时属汝州。
二、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才开始烧造,具体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设新窑,一个"置窑于修内司",后又在"郊坛下别立新窑"。
三、哥窑与官窑类同,也有紫口铁足,也有开片,不过至今其窑址不明。
四、钧窑主要烧造时期有说为宋、金、元,而有学者认为如今被定为宋代钧官窑的陈设瓷为明初永乐宣德时期烧造。均窑有钧官窑和钧民窑之分,钧官窑窑址在河南禹县(时称钧州)。五、定窑是最早为北宋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窑场,也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场。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谢谢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