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修型的原石光线在表面流转自然,是讲灯光会影响人对玉石颜色的判断,比如和田玉柜台一般采用白光灯以突显玉石的白度,静观和田玉是一种半透明物质:光线在玉石内会发生折射,看一看光线射入玉中的深度,光线在玉表面也会发生反射。
和田玉“光感”的秘密
光感,是一个较少被提及的概念,它是指玉石在光线照射下所呈现出的折射及反射效应,通俗地讲,就是光线从空气里传播到玉石上,一部分继续进入玉石,一部分被弹开,由此产生的视觉效果即光感。
观察和田籽玉的光感一般有三个作用:
判断原石修型与否,借光而看,未修型的原石光线在表面流转自然,过渡流畅,无突兀感和不合理的棱角。
判断皮色真假,真皮在光下反光柔和,而假皮干涩晦暗。
判断玉质,进而推论产地,而我们今天着重谈谈玉质。
如何观察光感
行话说“灯下不看玉”,是讲灯光会影响人对玉石颜色的判断,比如和田玉柜台一般采用白光灯以突显玉石的白度,翡翠南红有时会用暖光灯来提色,在观察和田玉光感的时候,最好在柔和的自然光下进行,如果条件不允许,室内灯光也并无不可,灯光对于光感的影响并没有对于颜色的影响那样大。
观察光感,无非以下两种形式:
静观
和田玉是一种半透明物质,光线在玉石内会发生折射,看一看光线射入玉中的深度,即“吃光度”,就是玉能够容纳多深的光线,吃光度这个概念很重要,光线在玉表面也会发生反射,由于和田玉表面不像玻璃那样光滑,所以这是一种漫反射,漫反射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一种油脂般的光芒,这就是我们视觉能看到的“油润度”,这种视觉油润度已经成为和田玉审美标准之一,而“玻璃光”正在逐渐被市场摒弃,不少新玩玉的朋友有一个误解,会把抛高光做的锃亮的玉石当做是“油润”,其实油润感不是刺眼耀目的“亮”,而是柔和内敛的“光”。
动察
将和田玉与光源呈45度角,并缓慢转动,看光线在玉石上流动的流畅程度,这主要用于判断皮色真假和修型与否,注意不要从背后打灯或侧面打灯,那是观察瑕疵和结构的方法。
光感与玉质的关系
光感,能够很好地体现玉质,它与和田玉的糯性、老熟度、致密度紧密相关,这里讨论的是经过打磨的成品玉石的光感,即玉石加工过后露出来的“肉”,毛料和原皮不在讨论范围内。
吃光度体现了和田玉的糯性,反映了老熟度。为了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玉友们可以准备三块肥皂做例子。分别准备香皂、洗衣皂、精油皂,然后用电筒分别照射。不难发现,在光线的照射下,三块肥皂的吃光度不同:
香皂吃光最浅,光线射入深度不够,几乎就是停留在表面进不去,所以视觉上相对生、瓷;洗衣皂介于另两者之间,光线射入内部的深浅适中,比香皂深,却没有精油皂那么深,所以视觉上是一滴油、糯的感觉;精油皂吃光最深,光线能射入内部很多,所以视觉上相对水、透。
肥皂是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对于很多没有条件接触大量实物的玉友,以此揣摩玉性也是个不错的办法,将肥皂对应不同玉性的玉料,就可以得出判断玉性的一个标准,不吃光不好,吃过太多也不好,不深不浅才是老熟,这和玉石的交织结构有关,至于吃光多深才是适中,这个不可测量,只凭个人体会。
糯性、老熟度是很多资深玉友追求的境界,和田玉中的籽料追求的就是油糯感,完全不吃光的如瓷器,吃光太多的如玻璃,都不是和田籽料的理想玉性,我们常说的羊脂玉正是这种像羊油一般似透不透,内含丰富的感觉,不仅是玉石,就连核桃菩提、紫檀橄榄等文玩的包浆,都是在追求这种吃光适中、宝光内蕴的美感,这也符合了国人含蓄的审美心态。
油润度体现了和田玉的致密度
密度越好看上去就越油,密度不够,则油润感略欠。
这是玉友们的共识,细密的料子打磨出来以后,看上去是一片润泽,油乎乎的光感,相反密度不太好的料子再怎么打磨,看上去也显得粗糙干涩。为了形象化,我们可以拿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解释:
豆腐经过冷冻,分子间隙变大,密度变差,所以同样一刀下去,豆腐是光滑的,冻豆腐则千疮百孔,其实玉石打磨后的表面也是这样,只不过这些坑洼很小,肉眼看不到,而因此反射的光感却能被我们的眼睛捕捉,进而感受到油润与否。
光感与产地的关系
不少玉友判断玉石产地的时候,着急从微观下手,或用放大镜看毛孔,或用手电筒看结构,试图找出“颗粒状”结构以此证明是何种玉料。其实我们也可以根据“光感”来判断玉石产地。
光感与产地并无直接关系,但光感能够体现玉质,玉质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产地,所以光感与产地之间也有踪迹可循,我们常说和田籽料“润”,青海料“透”,俄料“瓷”,正是在描述所见的光感。
综上所述,和田玉的“光感”,既是识玉断玉的“术”,也是品玉,赏玉的“道”;光感,是对于玉性的微观探索,也是对玉性的宏观把握,折射反射之间,玉质尽显,产地明辨。可以叙说的还很多,这篇文字只作启蒙之用,对光感的理解还应建立在大量经手实物的基础上,上手过万件,对于玉性、光感定有所悟!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